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融合中,苏州企业的国际化征程面临着复杂的跨境法律挑战。作为护航苏商 “走出去” 的重要力量,苏州律师凭借精湛的涉外法律素养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持续为企业跨境经营筑牢合规防线。本文以
苏州律师事务所承办的一起典型涉外纠纷为例,展现苏州涉外律师如何通过全流程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境外产品质量赔偿争议,为同类案件提供实务参考。
一、案件背景:跨境交易中的质量争议与索赔僵局
苏州某高新技术企业(简称 “W 公司”)专注于高端绝缘散热材料研发,拥有 50 项专利,产品远销全球。2019 年,W 公司向日本 N 公司采购价值 20 万元的量子点膜,货物经加工后随终端产品出口德国。2020 年 9 月,终端客户因产品质量问题提出索赔,检测报告显示质量问题源于 N 公司的量子点膜失效。W 公司实际支付 200 余万元赔偿款后,向 N 公司索赔遭拒。尽管双方曾签署《会议纪要》确认质量责任,但 N 公司以 “代表签字无授权”“法律适用争议” 等理由抗辩,谈判陷入僵局。W 公司遂委托苏州律师事务所涉外律师团队通过仲裁途径维权。
二、法律服务:全流程风控与仲裁策略的精准施策
作为 W 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苏州律师事务所承办团队在纠纷萌芽阶段即展现前瞻思维:
1. 协议签署阶段:风险预判与条款优化
针对 “先交易后签协议” 的合规漏洞,律师团队提出两项关键修改建议:
溯及力条款:在 2020 年正式采购协议中增加 “效力溯及既往订单” 条款,确保前期交易纳入合同约束,避免因合同空白引发责任认定争议;
争议解决条款:反对 N 公司提出的 “适用台湾地区法律” 要求,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双方均为缔约国),主张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并适用公约,最终获 N 公司采纳,为后续仲裁奠定法律基础。
2. 仲裁阶段:跨境协作与证据攻防
考虑到仲裁地在香港且疫情影响,律师团队联合香港合作律师成立专项小组,分工推进案件:
证据补强:获取上游客户盖章确认的多份《会议记录》,包括未被 N 公司认可的质量检测会议记录,通过第三方佐证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质量问题根源;
主体资格抗辩:针对 N 公司 “代表 L 某无授权” 的主张,指导 W 公司提供沟通记录、会面照片、订单履行凭证等证据,结合证人证言,证明 L 某行为构成表见代理,有力反驳对方抗辩;
法律适用梳理:紧扣采购协议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逐条论证 N 公司的质量违约责任,确保事实主张与法律依据高度契合。
三、案件成效:三年纠纷圆满化解,企业权益实质挽回
经过三年多的仲裁筹备与博弈,随着证据链的完善和法律论证的强化,N 公司态度转变并主动和解。苏州律师事务所团队结合案件事实与可获赔范围,为 W 公司制定合理索赔方案,经多轮协商,双方于 2024 年初达成和解协议。律师团队同步协助办理撤案手续,最终为企业全额挽回 200 余万元经济损失。
本案的成功化解,不仅彰显了苏州律师在跨境争议解决中的专业能力 —— 从前期合同风控到仲裁程序实操,从证据细节把控到国际规则运用,更体现了苏州律师事务所 “以客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通过精准识别法律风险、构建跨境协作网络、灵活运用国际规则,苏州涉外律师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了 “事前预防 - 事中应对 - 事后救济” 的全链条保障。
结语:涉外法律服务的价值启示
在 “双循环” 发展格局下,苏州企业面临的跨境法律风险将更趋多元。本案启示企业:
重视前期合规:涉外合同条款需兼顾国际规则与地域法律差异,提前嵌入争议解决机制;
强化证据管理:跨境纠纷中证据链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日常交易记录、沟通凭证需妥善留存;
善用专业力量:选择具备跨境服务经验的律师团队,可有效提升纠纷解决效率,降低时间与经济成本。
作为 “菁英领航 护航苏商” 专栏的实践案例,本案展现了苏州律师事务所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专业深度与责任担当。未来,
苏州律师将继续以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智慧,为苏商国际化征程保驾护航,助力企业在跨境贸易中行稳致远。